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水平取得可喜进步。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显著
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把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快速发展。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快速提高。2011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为163.3万件和96.1万件,分别是2007年的2.5倍和2.7倍;我国提交的《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是2007年的3倍。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由2007年底的36个月大幅缩短到10个月。2007至2011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翻了一番,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明显提升。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的实施率为57.9%,比2007年增长六个百分点。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合同申请登记数量从3194件增加至6924件,合同金额从174.3亿元增至408.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广泛开展,专利质押合同登记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
三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各部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尤其是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国务院部署在全国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有力地维护了权利人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010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对专项行动作出部署,成立了由王岐山副总理任组长、包括26个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各地区、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全面开展行政执法,生产源头、市场流通、进出口等环节全覆盖。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以商标权、著作权等为重点内容,加强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的集中整治,强化对进出口环节和网络交易的监管,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明显改善。
以保障民生为导向,强化刑事司法打击。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亮剑”行动,紧紧抓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商品和知名品牌商品,集中优势警力,发起强大打击。检察院、法院依法加快批捕、诉讼、审判工作,严厉惩处侵权假冒犯罪。
以制度和机制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2011年5月底,135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全面按时完成本级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2012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的所有省级政府机关按期完成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中央和省级机关共采购操作系统软件158823套、办公软件506693套。
今年8月31日,美国商务部法律总顾问克里在中美商贸联委会法律工作组会议上,称美国企业对中国软件正版化取得的成效感到满意,认为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好。
建立保护知识产权长效机制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提高,侵权假冒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打击侵权假冒的高压态势。
2011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同时,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基础上设立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积极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牢牢抓住农资、药品等关系民生的重点商品,以及商标权、版权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二是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制度措施,加大刑事打击力度。
三是加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绩效考核。把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
四是完善侵权假冒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将侵权假冒案件依法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五是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将实施侵权假冒行为的企业和违法行为人纳入“黑名单”,建立违规失信惩戒机制。
六是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研究修订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行政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显著
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把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快速发展。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快速提高。2011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为163.3万件和96.1万件,分别是2007年的2.5倍和2.7倍;我国提交的《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是2007年的3倍。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由2007年底的36个月大幅缩短到10个月。2007至2011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翻了一番,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明显提升。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的实施率为57.9%,比2007年增长六个百分点。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合同申请登记数量从3194件增加至6924件,合同金额从174.3亿元增至408.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广泛开展,专利质押合同登记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
三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各部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尤其是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国务院部署在全国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有力地维护了权利人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010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对专项行动作出部署,成立了由王岐山副总理任组长、包括26个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各地区、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全面开展行政执法,生产源头、市场流通、进出口等环节全覆盖。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以商标权、著作权等为重点内容,加强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的集中整治,强化对进出口环节和网络交易的监管,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明显改善。
以保障民生为导向,强化刑事司法打击。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亮剑”行动,紧紧抓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商品和知名品牌商品,集中优势警力,发起强大打击。检察院、法院依法加快批捕、诉讼、审判工作,严厉惩处侵权假冒犯罪。
以制度和机制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2011年5月底,135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全面按时完成本级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2012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的所有省级政府机关按期完成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中央和省级机关共采购操作系统软件158823套、办公软件506693套。
今年8月31日,美国商务部法律总顾问克里在中美商贸联委会法律工作组会议上,称美国企业对中国软件正版化取得的成效感到满意,认为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好。
建立保护知识产权长效机制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提高,侵权假冒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打击侵权假冒的高压态势。
2011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同时,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基础上设立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积极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牢牢抓住农资、药品等关系民生的重点商品,以及商标权、版权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二是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制度措施,加大刑事打击力度。
三是加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绩效考核。把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
四是完善侵权假冒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将侵权假冒案件依法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五是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将实施侵权假冒行为的企业和违法行为人纳入“黑名单”,建立违规失信惩戒机制。
六是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研究修订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行政法规,加大处罚力度。